加強溝通協商減少貿易保護主義
南方日報:在你看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對接重點在哪里?
金鑫:一是要拓寬思路,開展跨區域對接。“一帶一路”把中國沿邊省份與東南亞、南亞、西亞的市場聯系起來,為中國的資本、人力和技術尋找到新的大市場。我國相關省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作為,同沿線不同地域的國家開展跨區域對接。
二是勇于開拓,加強體制機制創新。“一帶一路”是前無古人的創新型事業,其核心是倡導新型的發展合作,要鼓勵沿線國家加強創新型合作機制建設,凡是有利于加強合作的體制機制,都應積極推動和嘗試。
三是面向未來,推進科技領域對接。我國與非洲、東盟、南亞、拉美、阿拉伯、上合組織等機構和國家之間的六大“科技伙伴計劃”,是科技創新領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接的重要內容。今后應與沿線國家共建國家級聯合實驗室、建設技術示范與推廣基地、共建科技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共建技術轉移中心、組織杰出青年科學家互訪和到對方國家工作,這些科技領域的對接措施無疑將為“一帶一路”提供不竭的動力。
南方日報:中國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未來,要繼續推進貿易便利化,培育新的貿易與投資支撐點。對此你有哪些建言?
金鑫:總體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程度并不高。不同國家在市場準入政策、邊境管理規定、配套基礎設施、業務運營環境等方面政策各不相同。
因此,首先要加強政策溝通,通過協商減少貿易保護主義。其次,要推動沿線國家改善貿易和投資運營環境,完善促進貿易與投資的相關法律。第三,通過協調和磋商,簡化邊境管理手續,建立標準化流程,提高無紙化通關水平。創新海關監管機制,與條件好的國家同步試點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第四要鼓勵相關國家加強港口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息通訊快捷度,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應加緊培育跨境電商,把跨境電商打造成為貿易的新亮點。
優勢互補加強中非合作
南方日報:非盟制定的《2063議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期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在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目標的同時,推動自身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非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合作?
金鑫:非盟提出實現《2063年議程》的綜合戰略,頭十年規劃包括制造業、貿易投資、人力資源開發等在內的六大領域。這是一個全面的發展戰略,其重點目標是為非洲大陸經濟轉型和發展提供長期動力。
從現實來看,中非在攜手合作、共同發展方面有很多事情可做。非洲一些國家正在開始從傳統農業國向工業化轉型,城鎮化發展方興未艾,這兩大趨勢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很強勁。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經驗豐富,在制造業方面門類齊全,雙方正好可以優勢互補。非洲可以借鑒中國工業化進程經驗、借助中國的資本,來實現自身的工業化進程,雙方在產能合作領域有極大潛力。同時,雙方可以開展共同研發和科技創新,結合非洲實際情況和各國國情開發綠色、智能的新型產能。這樣,在為非洲帶來就業和發展的同時,能有意識地避免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負面效應。非洲《2063議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可以在各個領域和層次展開,中國的很多發展經驗可供非洲國家借鑒,尤其是中國建設開發園區的經驗對非洲有借鑒意義。當然,借鑒并不等于照搬,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一帶一路”是中國給國際社會貢獻的公共產品。“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包容的,不是排他性的,它不強求其他國家與其“硬對接”,而是照顧各方的舒適度。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國家集團,主動同“一帶一路”進行對接。“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合作、發展、共贏、共享等理念會越來越深入人心,更多的國家會根據自己的實際國情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并積極尋找其發展規劃同“一帶一路”進行匹配和對接。“一帶一路”會為區域合作和新型全球化帶來新氣象。
■一句話觀點
“一帶一路”倡議是“很好的方案”,將亞歐大陸甚至更廣地區連接起來,基礎設施建設將助推區域經濟繁榮,亞行愿積極與中國合作參與其中。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行長中尾武彥
現在的全球化存在一些問題,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但全球化趨勢還在繼續。這次高峰論壇將向國際社會指明一個前進的方向,這就是合作共贏,它可以彌補和改進當前全球化存在的弊端。
——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吳紅波
“一帶一路”將有望成為區域合作、乃至世界經濟合作的全球最大的平臺,將對世界經濟版圖帶來積極改變。
——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
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越來越具有全球意義,阿根廷將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貿易合作視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途徑。
——阿根廷駐華大使蓋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