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張茵 李夏)“這是中國獨創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在今年中國兩會召開期間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作出這番表述。他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3月8日,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李夏 攝
新華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今年的中國兩會,您比較關注哪些議題?
姆貝爾瓦·凱魯基:兩會充分體現了中國政策和發展的連續性、穩定性,這令我印象深刻。
歷屆兩會都以人民為中心,回應關切,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科技創新、科技研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問題,不僅體現在政策決議中,還進一步落到實處。今年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以人為本,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
新華網:您如何評價中國在扶貧領域取得的成就?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精準扶貧”為新時期中國扶貧工作提供了一把"金鑰匙",您認為“精準扶貧”這一理念對于他國解決貧困問題有什么借鑒意義?
姆貝爾瓦·凱魯基:中國共產黨政策制定的初衷是為人民謀福祉。2017年兩會的目標是減貧1000萬人,2018年的目標是再減貧1000萬人,今年的兩會,政府依然將減貧定為工作重心。
經過多方持續努力,這些目標都實現了,這一點難能可貴。現在,從各個層面上看,中國政府的脫貧攻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些國家的政府在設定目標時,往往把人民利益掛在嘴邊,但付諸行動卻是另一回事。中國政府制定了目標,同時也付諸實踐。這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承諾。
新華網:您想用什么詞概括中國過去70年來發生的變化?
姆貝爾瓦·凱魯基:我想用“偉大的飛躍”來形容中國的變化。那些在中國生活了70年或更久的人,對此感受更加深刻。
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好。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大規模基礎設施得以建成。有關科技領域的發展,中國的鐵路技術處于領先地位,醫學研究大力推進,農業技術遙遙領先。而在70年前,這些是難以想象的。可以說,這是一次偉大的飛躍。
新華網:您如何看待近年來中國的科技創新力?未來兩國在此層面會有哪些合作?
姆貝爾瓦·凱魯基:中國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影響著世界。過去,科技創新只發生在少數富裕國家;現在,中國的創新和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并且已經影響著全球科技競爭。
中國一直致力于通過科技改善人們的生活,讓科技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5G技術,中國是5G技術的先行者。但我們也聽到一些“雜音”,認為中國發展5G技術“別有用心”,5G技術的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這是因為那些人忌憚中國的科技發展,因為你一旦科技領先,將給全球范圍的決策帶來影響。
新華網:您如何評價中坦兩國交往取得的成就?2019年您對兩國合作有哪些展望和期待?
姆貝爾瓦·凱魯基:今年是中國和坦桑尼亞正式建交55周年,對雙邊關系有著特殊意義。在過去的55年里,坦中兩國在許多領域展開務實合作。兩國不僅有共同利益,而且在共同關注的領域也展開了廣泛的對話交流。
自建交以來,坦中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提出多項舉措促進中非合作,坦桑尼亞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坦桑尼亞是中非產能合作的示范國家。中國在坦桑尼亞的投資規模持續擴大,雙邊貿易規模不斷增長。我認為,未來兩國合作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3月8日,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李夏 攝
新華網: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您如何評價中國在吸引外資和擴大進口方面的系列舉措?您希望兩國將如何進一步擴大經貿合作?
姆貝爾瓦·凱魯基:去年以來,坦中雙邊貿易有了顯著提升。坦桑尼亞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為推廣坦桑尼亞產品提供了機會。
我認為,兩國間的貿易還有提升空間。坦桑尼亞出口以農產品為主,但向中國市場出口的農產品規模卻很小,主要是因為坦桑尼亞生產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我們希望坦桑尼亞能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咖啡、腰果、茶和芝麻等農產品,也希望為大豆等農產品開辟中國市場。
新華網:今年,中國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給兩國帶來哪些機遇?“一帶一路”倡議怎樣影響了世界?
姆貝爾瓦·凱魯基:這是中國獨創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更重要的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世界各地不斷涌現出新的合作項目。
近來,世界經濟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不穩定因素上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需要共同應對并妥善解決這些新問題、新困難和新挑戰。
坦桑尼亞期待,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與中國一道回顧已經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來。
新華網:2018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召開,包括40位總統、10位總理、非盟委員會主席在內的54個論壇非洲成員代表與會,峰會推出以實施“八大行動”為核心的上百項全面深化中非合作的新舉措,受到非方高度贊譽和一致支持。您如何評價此次峰會所取得的成果?您對峰會成果落實有何期待?
姆貝爾瓦·凱魯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非常成功。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暢所欲言。北京峰會確定了中非合作“八大行動”。我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認真研究“八大行動”及其帶來的機遇,確定哪些措施與本國國情、需求和政策的相關性更高。
就坦桑尼亞而言,我們非常歡迎這些新舉措。我們希望利用這些機會提升坦桑尼亞的實力,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充分利用這些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當然也包括工業園區建設項目。中國決定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坦桑尼亞希望借此機會增加對中國出口,開拓更多的市場。
新華網:我們在非洲各國都看到中非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非洲國家也對中非合作予以高度評價。但其間也有一種雜音,認為許多非洲國家因為同中國的合作出現債務問題。請問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姆貝爾瓦·凱魯基:這顯然是一種“歐洲中心論”。非洲國家的債務大多源于曾經長期殖民非洲的西方國家。中國正加大對非洲的投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非洲提供的幫助顯著改善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至于債務問題,請問誰能不借錢就會發展呢?世界上債務負擔最重的國家并不是非洲國家。實際上,那些富國之所以負債累累,正是因為這些國家要通過借貸來開展項目、實施計劃,以此最終達到發展本國經濟、改善本國人民生活的目的。
總而言之,散布上述不實之辭或謠言的人,主要是擔心非洲的快速發展會對他們的國家構成挑戰,擔心中國在非洲具有更大的影響力。然而,正是這些聲稱非洲處于危險之中的國家卻不斷擴大與中國的貿易規模,積極吸引中國投資,從中國貸款以及向中國出售債券。這些西方國家能從中國的快速發展中獲利,為什么非洲國家不可以呢?
(出品人:田舒斌 監制:郭奔勝 劉加文 策劃:夏小鵬 徐倩 劉丹 林雪 統籌:李小雨 畢秋蘭 劉小軍 編輯:張茵 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