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谷工作人員在照看作物。
2017年2月,山西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平穩駛出太原。 張 炯攝
同煤集團塔山發電公司2×60萬千瓦坑口電廠。
70年來,山西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第一”,從新中國第一爐不銹鋼的冶煉出爐,到中國第一臺燃氣輪機車的試制成功……在每個歷史時期,都不乏山西矯健領先的身影。今天,山西鮮明提出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義無反顧地擔當起了轉型開路先鋒。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從仿制起步靠創新領跑
本報記者劉鑫焱
“這個‘大家伙’將近8層樓高,一鏟子下去能挖130多噸,足夠裝滿兩個火車皮。”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重”)技術創新部部長肖利民介紹。
1961年,新中國第一臺挖掘機在太重誕生,“當時,挖掘機斗容量只有4立方米,基本是模仿當時蘇聯的技術。”肖利民說。隨后,規格越來越大,斗容量從10立方米、20立方米、35立方米……一直發展到75立方米,是2012年世界上最大的礦用挖掘機。
改革開放后,太重加強國際合作,“當時,國外大公司拿來成熟而非最先進的技術,我們也感覺如獲至寶,眼界大開。”肖利民說,“后來經過我們消化吸收、改進創新,逐步縮小甚至消除了與國際先進技術之間的差距,他們已經‘卡’不住我們了。”
太重大力加強自主研發設計,尤其重視核心部件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水平,最終設計并制造出這臺斗容量75立方米的“大家伙”,實現了從“跟跑”到與國際頂級水平并駕齊驅。目前,太重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15年度全國評價排名第二位,并已形成了覆蓋全公司、涉及各專業領域,涵蓋實驗、研究、開發的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
“從行業模仿者、跟跑者成長為領跑者,太重不滿足于已取得的創新成果,已經聚焦裝備機械智能化、無人化的研發,并取得了突破。”肖利民說。
大同煤礦集團公司——
原來拿手鎬如今用電腦
本報記者周亞軍
27天掘進318.71米,新中國成立初期,煤炭開采靠手鎬掘煤,山西同家梁礦馬連掘進小組曾經創下全國手工掘進煤巷最高紀錄。
2016年,同家梁礦成了同煤集團去產能關閉的第一批煤礦之一。關礦之后,同家梁礦成立礦業公司,轉型勞務輸出、技術服務,安置3280名職工,平均每人每月增收上千元。
同家梁礦業公司董事長李忠義說:“我們轉型不丟精神,堅持少一個科室,多一個研發隊伍,老礦‘轉’出新天地。”
在千萬噸級的塔山礦,2公里長、600米寬的特厚煤層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看不到煤塵飛揚,聽不到機械轟鳴。只見工作人員鼠標輕點,井下采煤機、運輸機、轉載機高效運轉,滾滾烏金就從地底深處奔涌而來。
“像塔山礦這樣的先進產能占比已達61.7%,3年前還只有27.6%。”同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金剛說。截至2018年底,同煤關閉9座礦井,退出落后產能1056萬噸。
今年3月,總投資101億元、年產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開工建設。為補上人才、技術短板,同煤放眼全國引進總經理、副總經理、各中心主任等30多人。“人才帶來的技術專利,能節省上億元成本,”烯烴化學公司董事長賈寬強說,“必須尊重人才、服務人才。”
與共和國同齡的同煤,是億噸級動力煤集團,也是山西省最大的發電企業。同煤正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全力構建現代煤化工體系,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預計到2020年,企業實現煤與非煤生產結構反轉,轉型取得階段突破。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告別高硫煤變身優質油
本報記者喬棟
從前的“低劣差”高硫煤,現在身價翻了50倍。過去論噸賣沒人要,現在成了香餑餑——論斤賣。
這可是個技術活。山西地下有400多億噸劣質煤,多數是高硫煤。把這些煤轉化成油,不是沒人想過,可當時的技術實現不了。“比方說,高硫煤里的二氧化碳怎么抽離?如何提升碳轉化率?如何保證氣化的穩定性?”潞安集團煤基清潔能源公司生產部長閆波說。
2012年,潞安集團年產180萬噸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正式運行,其中的關鍵設備是氣化、凈化、空分裝置。到2017年12月29日,項目正式試車出油,成為山西能源革命的里程碑。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設備擺在那里,如何高效運轉又是一個考驗。潞安集團和相關研究所協同攻關。集團董事長游浩說:“我們排查和消除了儀表系統性缺陷450條,完成了138項技術改造,創造了大型煤化工項目從試車到滿負荷運行僅用9個月時間的‘180速度’。”
站在占地6000畝的廠區南側高處,整個“180項目”盡收眼底。藍天白云之下,遠處儲煤場的高硫煤,經過皮帶運送至氣化爐內。四座高挺的氣化爐,內部高溫可達到1500攝氏度。隨后,氣化過的高硫煤進入凈化裝置,在這個過程中,硫進行回收可以制成硫黃、硫酸,產生的二氧化碳可“反哺”氣化爐的用料。接下來是關鍵的合成階段,“像熬小米粥一樣,‘咕嘟咕嘟’,越‘熬’越稠。”閆波說。
但這只是煤變油的“1.0”版本。現在,潞安集團先后開發出5大類、27種產品、180個型號的煤基精細化學品產品系列,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橡膠防護、航天等領域。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鋼材薄如紙價格貴似金
本報記者喬棟
“對不起,絕無可能。”面對要求降價的外國代理商,太鋼精密帶鋼公司經理王天翔回應說。王天翔的底氣來自太鋼不銹鋼箔材的技術優勢。“考慮產品成分、韌性、硬度,只有德國日本廠家能做到和我們品質一樣,價格還高出一大截。”
技術是話語權,更是國際貿易對話中的硬通貨。去年,太鋼成功研發0.02毫米超薄不銹鋼精密箔材,這款箔材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越薄的不銹鋼箔材,技術附加值越高。“厚度每減少0.01毫米,意味著輥系配備全部推倒重來。20根輥,排列組合下來就有兩萬多種可能。”作業區主管段浩杰說。
排除工作坎坷異常。科研人員先設計實驗進行外圍排除,確定出700多種操作較強的方式。即便如此,每換一種排列方式都要拆卸每根重達200多斤的輥軸,耗時數個小時。
711次試錯,兩年時間,多少個太鋼人的不眠夜。最終他們長舒一口氣:“成功了!”0.02毫米的不銹鋼箔材,看似只是0.01毫米的小進步,卻在應用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太鋼人驚喜地發現:航天傳感器、光伏電池板、柔性顯示屏等領域,處處是需求。
目前,太鋼精密帶鋼公司正對接上海一家柔性顯示屏廠商,計劃研發一種新的不銹鋼箔材。該廠代表李某說:“我們生產的是手機的下一代顯示屏,該顯示屏的元件材料為英瓦合金,比普通不銹鋼更難處理,而且要求極薄極純,目前只能依靠進口,每噸要花上億元。太鋼的技術突破后,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山西農谷——
養分有配方種植靠滴灌
本報記者劉鑫焱
一串串西紅柿掛綠葉中間,紅艷欲滴、顏值亮眼;西紅柿根部裝有全自動化控制的水肥系統,“科技范兒”十足;工人乘坐升降梯管護、采摘,輕松高效……這是在位于太谷縣農谷的“番茄小鎮”智能溫室所見的場景。
這里長的西紅柿不但有顏值,而且更有內涵。溫室的技術人員介紹道,溫室管理人員根據番茄不同的生長周期,給作物開出科學水肥“配方”,把配比數據輸入到系統里,肥料與水就會在母液桶按照設定比例進行精準配比,再通過管道輸送大棚,以滴灌的形式給作物“加營養”。“如此技術培育出的果實,營養成分乃至品相都得到很好管理,產出果實營養、口感俱佳。”
這樣,西紅柿的成長過程,全程由計算機管控,并具有可追溯性。與傳統種植相比,該種植技術省水、高效,果實的品質更加優良穩定。
目前,“番茄小鎮”以現有15萬平方米全環境智能玻璃溫室為核心,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采取“五統一”管理模式,對農谷的設施進行溫室智能化提升改造。依托山西農谷技術人才隊伍和阿里生態數據信息化技術,共建農業全產業技術服務平臺,為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產業用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實現數字化生產。
“目前的種植技術,能讓單位產量達到傳統種植方法的3倍左右。”山西田森番茄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桑鵬飛說:“新技術加上新品種,產出的果實也是高標準、高品質,在市場上也能賣出倍增的好價格,可實現單位產值、農民收入的大幅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