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劉夢雅)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主辦、藍迪國際智庫承辦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智庫線上研討會舉行。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引發了全球政治經濟的劇烈變動,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以及國際經貿往來等都受到了疫情的嚴重破壞,全球治理結構現存的矛盾和壓力進一步凸顯,世界已經到了亟需構建國際新秩序、改善和重建全球治理體系、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關鍵時刻,全世界都在渴望實現更為公正、富有活力的新型全球化。
在此背景下,對于當前世界格局和新階段“一帶一路”建設,趙白鴿做出了如下判斷和建議:
第一,新型全球化的大方向沒有改變,“一帶一路”是實現新型全球化的重要載體。她指出,不管風云如何變幻,人類對于“和平與發展”的訴求沒有改變,新型全球化的進程也沒有改變,中國應牢牢緊握新型全球化的旗幟。新型全球化是指“開放、包容、普惠、共享”的全球化過程,“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讓全體參與國家和人民從中受益,務實推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從促進經濟技術合作到“五通”目標的全面展開,已經在推出全球治理和國際公共產品、促進新型全球化、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國際經貿合作交流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一帶一路"倡議為新型全球化提供了實踐的平臺和載體。
第二,疫情后要以"一帶一路"為載體,加快布局全球產業鏈,形成產業鏈上中下游一體化局面。目前,"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所展現的巨大發展紅利恰逢其時地為各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戰略普遍對接的可能性將會增加。中國要加快補齊科技短板,在國內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集群。與此同時,以"一帶一路"為載體和抓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形成產業鏈上中下游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面,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第三,"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要抓住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成果的應用,構建“數字絲綢之路”。趙白鴿表示,第四次產業革命建立在數字經濟革命的基礎上。近期我國鼓勵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培育新經濟發展,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于數據和數字經濟的重視。在“一帶一路”新階段的建設過程中,必須注重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培育,構建“一帶一路”數字供應鏈,推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訂單、產能、渠道等方面共享,促進資源的有效協同,促進產業鏈向更高層級躍升。
第四,要處理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十四五”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的關系。趙白鴿認為,只有加快解決相關體制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一帶一路”在對沖疫情風險、構建我國宏觀經濟新局面以及增強全球經濟增長動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對外合作的重要載體,而且是我國以開放促改革,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引領。外交、商貿、金融、基礎設施、海外發展、國內改革等重大問題均相互關聯影響。因此要處理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十四五”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的關系,真正實現“內外結合”“相輔相成”。
第五,謹慎防范大國博弈過程中潛在的諸多變量和風險。趙白鴿表示,大國博弈尤其是中美關系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的諸多變量,要做好有效應對包括輿論戰、經濟戰、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在內的全方位挑戰的準備。同時,“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區域,如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以及中東歐地區,都會不同程度受到中美、中俄、中歐關系的牽制和影響,這就要求我國謹慎評估、妥善應對,建立好風險防范機制,規避由于大國博弈過程帶來風險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