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5月21日,由巴基斯坦中國學會、拉合爾管理科學大學中國法律研究中心、藍迪國際智庫聯合主辦的“中巴經濟走廊新時代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巴關系”云端研討會召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納格瑪納·哈什米,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巴基斯坦參議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成員穆沙希德·侯賽因等嘉賓受邀參會。
趙白鴿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發生的全人類共同危機,其解決之道和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也應從這一重大背景去尋找。近年來,世界秩序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世界都在渴望更為公正的國際秩序。這一國際新秩序應更符合對等與互惠原則的國際合作,更尊重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增長,更能夠體現“休戚與共”與“和而不同”的價值觀。
“應當看到,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對當今全球化存在的問題,應大膽改革和創新,找到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推動構建包容、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普惠世界各國人民。”趙白鴿指出,在第四次產業革命及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新型全球化已成為大勢所趨。新型全球化是指開放、包容、普惠和共享的全球化過程,需要通過“共商”尋求共識,通過“共建”深化合作,通過“共享”普惠全球。
她表示,本次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際社會沒有退縮,各國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展現了人間大愛,匯聚起同疫情斗爭的磅礴之力。全世界共同抗擊疫情的過程,也充分表現了新型全球化的開放、包容、普惠和共享等重要特點。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應對危機的重要保障
如何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挑戰和危機?趙白鴿指出,通過疫情,可以看到三個非常重要的支柱。
良好的治理。當危機來臨,需要迅速地識別、判斷危機,形成社會共識并有效地動員全社會的資源和力量,制定科學、有效的方案并堅定不移地推進實施,最為重要的是,以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為最重要的目標。
超強的公共產品供給能力。“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推出的最重要的公共產品,經過六年多的發展建設,如今已經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在此次疫情當中,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既包括各國應對危機所需的防護用品、醫療器械、藥品等重要物資,也包括各種公共政策和疫情防控經驗,以超強的公共產品供給能力為全球眾多國家,尤其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和防疫能力較為薄弱的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提供了重要支持。
為全球服務的理念和意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國正是本著“服務全球”的宗旨,展開了積極、無私的行動,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趙白鴿表示,上述三大支柱,是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應對自然災害、戰爭和沖突以及人道主義和公共衛生危機的重要保障。
中國為新型全球化的形成貢獻力量
她指出,中國積極行動,為新型全球化的形成貢獻力量,有三方面的舉措值得關注。
其一,重新部署和建立新的工業和科技體系。趙白鴿指出,強大的工業體系是人類應對危機的重要支撐力量。目前,中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成為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此基礎上,中國提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計劃。這其中既包括基于5G、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也包括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還包括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在科技力和數據經濟的重新布局中,中國將推動工業和科技體系的進步,為新型全球化增加新的動力。
其二,中國高度重視新型人力資源的建設。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力資源成為了重中之重,而年輕一代是新型人力資源的基礎,是實現創新發展的生力軍。目前,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工程師隊伍,大學畢業生數量居全球首位,同時還擁有最多的熟練工人和最齊全的產業門類。在“后疫情”時代,新型人力資源建設不僅能夠與工業和科技相結合,提供巨大的制造能力和規模龐大的需求市場,更能夠推動建設“以人為本”的社會,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全球挑戰。
其三,中國持續推動改革開放和資源、生產、市場的全球化,在不斷改革創新、發展自身的同時,努力實現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趙白鴿認為,雖然現在受疫情影響,各國采取了一些隔離的措施,對全球產業鏈也造成影響,但這終究是暫時的。中國不僅在加大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力度,同時也重點開展了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加大西部大開發、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的力度。這些舉措,都將推動全球產業鏈布局優化,產生巨大的外溢和帶動作用,成為促進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
中巴合作意義重大
趙白鴿強調,中巴合作應該放到新型全球化和后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考量。她指出,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不僅是對發達國家,更重要的是對發展中國家。在本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展現了良好的治理、提供公共產品的強大能力以及幫助它國的意愿,同時也通過其工業體系、科技力量和數據經濟的重新部署,加強新型人力資源建設以及持續不斷推動改革開放等舉措來迎接新型全球化的挑戰。在推動全球產業鏈優化、新的全球產業經濟和格局形成的過程中,中國希望與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既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共同的愿景。
“巴基斯坦是一個擁有2億多人口的南亞大國,擁有規模龐大的新生代群體,因而具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條件。”趙白鴿指出,中巴合作基礎深厚扎實,是獨一無二的“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此次中巴攜手抗擊疫情,更是成為了中巴兩國人民友誼堅不可摧的有力證明。中巴合作的美好未來,不僅能造福兩國民眾,也必將在新型全球化中成為發展典范和旗幟,為更多的新型國際合作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未來,藍迪國際智庫將繼續依托自身優勢,為中巴合作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