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都市圈,都是大國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走向高級形態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人口眾多的大國。”6月9日,絲路產業與金融國際聯盟理事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曹文煉在由新華網和莫干山研究院共同舉辦,題為“推動與完善都市圈建設”的高端對話上,就當前經濟建設中的熱點話題“都市圈建設”發表了一系列見解。
曹文煉認為,發展都市圈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向郊區、向周圍的中小城市疏解大城市的壓力,“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大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人口的承載力、資源的承載力,以及交通的承載力都需要向郊區、向周圍的中小城市轉移。”
曹文煉介紹,在促進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2015年以來先后批準了多個城市群的規劃,在此基礎上去年又提出了發展都市圈的指導意見,這些也都是屬于貫徹黨中央促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屬于新時代區域發展政策的范疇。“國外也有這方面可借鑒的做法,如日本、英國也曾提出發展都市圈的規劃或政策。”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定義,都市圈是指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以及具有影響力的中心城市所帶動的一小時的通勤圈。都市圈面積大概在1-1.2萬平方公里范圍內,比城市群的范圍小,城市群至少是由3個以上的大城市組成的更大區域。
在曹文煉看來,發展都市圈主要是解決如何使城市更加美好,讓城市居民更加便利化,城市更加宜居,城市與城郊更加適合居民的宜居、居民的就業,城市生態更加美化等。在此過程中,當前需要優先解決兩大問題。
第一, 發展都市圈交通是第一大問題。不管發展城市群,還是要形成都市圈,實現交通的緊密聯系、交通便利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以北京為例講到,從地表建筑來講,北京與發達國家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但是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特別是地鐵和城市軌道的里程已經不少,但是城市特別是城郊地鐵站的布局和密度都還很欠缺,聯接和換乘也不夠方便。
第二, 發展都市圈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發展公共服務,“大家為什么往城市中心區聚集呢?主要還是因為當前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城市的核心區,沒有向城郊和周邊的城鎮疏解分布,所以造成了人口越來越集中到大城市和城市核心區。”
曹文煉也提醒,解決都市圈發展中的這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候,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發達的都市圈。”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從國情出發。對此,曹文煉強調了兩點。其一,都市圈城市群發展有美國模式、歐洲模式等,可以借鑒國際城鎮化發展的經驗,但還是要立足國情。他本人更傾向于學習歐洲的模式。其二,都市圈不是缺資金或項目的問題,而是怎么走適合國情的投融資政策創新之路的問題。他舉了親身參與的發展我國高速公路和高鐵的融資政策的制定為成功例,證明“政策創新重于資金投入”。
曹文煉以1998年高速公路建設和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的例子講到,中國在這些方面的成功源于堅持走市場化的發展方向,同時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下一步,我覺得怎么促進都市圈的發展,包括新老基建的結合,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創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