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是脫貧攻堅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經過多方合力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全面完成。核驗表明,全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已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
正如鄉親們所說,“如今破房子改了、泥腿子沒了、好日子來了,奔小康的信心和勁頭一天比一天足了”。
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介紹,實施脫貧攻堅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緊緊圍繞實現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任務,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攻堅重點,組織各地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住房逐一開展安全性評定,將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全部納入改造范圍,逐戶建立改造臺賬,逐步提高農村危房改造戶均補助標準,并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危房改造給予傾斜支持。組織編制了適用性和操作性強的農村危房鑒定、改造、竣工驗收等技術標準和導則,開展農房建設管理相關培訓,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強化補助資金使用監管,改造一戶、銷號一戶,確保改造目標實現。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相關工作。匯聚全行業、全系統力量,實施掃尾工程進度動態管理,及時幫助各地解決困難和問題。
2020年下半年,南方相關省份洪澇地質災害發生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時組織相關地區利用活動板房等方式安置受災貧困群眾,及時對災損房屋進行安全性鑒定,用好中央和地方相關補助資金,支持災損貧困群眾住房恢復重建,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區三州”是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三區三州”是深度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交通條件比較落后,建筑材料和當地建筑工匠乃至施工隊伍也比較緊缺,建造成本比較高,農村危房改造的難度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張學勤介紹,近幾年中央給地方下撥的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有將近一半集中在了“三區三州”。同時,地區之間也互相幫助,如2019年四川省專門對“三區三州”采取了“一縣幫一鄉”,條件比較好的縣對涼山州的鄉鎮進行對口幫扶。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宏文介紹,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最早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的省份,更是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最多的省份。貴州農村危房改造實施全覆蓋鑒定,確保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零遺漏;實施全領域提質,全面實施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全面實施農村人畜混居整治,并同步配套實施改廚、改廁、改圈“三改”工程;實施全過程控制,確保危房改造工程質量;實施全方位培訓。
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委書記翟玉龍介紹,他們在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中做到了3個“不漏一戶”。第一,識別不漏一戶,組織3輪入戶識別,下足“繡花功夫”。第二,改造不漏一戶,識別出來后,緊緊抓住資金補助、技術服務、過程控制三個關鍵,分類別、分年度有序組織群眾開展危房改造。第三,核驗不漏一戶,用6天時間完成全縣11.8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安全住房保障核驗工作。
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在鎮雄縣,農村危房改造不僅使農村貧困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還讓村莊進一步“活”起來了。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鎮雄縣很多鄉村把建新與拆舊結合起來,把改房與改電、改路、改水、改廁等統籌起來,把改善基礎與留住鄉愁統一起來。很多地方也因此成了鄉村旅游的景點。
鎮雄縣有一個叫松林的少數民族村子,過去是出了名的貧困村,老百姓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泥水路。鄉親們曾經調侃自己“好個松林鄉,泥巴稀湯湯,出門三步路,鞋子掙脫幫”。農村危房改造實施以來,村子從改危房、修道路到發展特色種植、鄉村旅游,搖身變成了全縣人居環境提升和民族團結進步的示范村。
下一步,要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還需做出哪些努力?
倪虹介紹,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以后,實施鄉村振興,有兩項重要任務:
第一是鞏固。按照農房建筑設計壽命50年,每年折舊2%計算,已實施危房改造的1157萬戶中,有20多萬戶又有可能成為危房;原來房屋安全的是1184萬戶,按照使用壽命50年,也有2%的折舊,也是20多萬戶;還有已經保障的貧困邊緣戶,包括低保戶、五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等有1000多萬戶,按照2%計算,還有20多萬戶。也就是說,還要繼續保證這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的危房改造完成。
第二是提升。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后,還要逐步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在供水、污水處理、能源結構等方面下功夫,使脫貧戶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