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近幾年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名人字畫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藏與投資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字畫名頭繁多,真假難辨,操作困難。如何刪繁就簡,降低風險,確保收益?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鑒賞家王罡認為,林散之的草書值得收藏與投資。他結合20年的收藏經驗,以及公司拍賣、畫廊買賣的具體行情,重點闡述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九大理由。
草圣林散之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一大理由:當代草圣
中國書法以草書為最高境界。在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五種書體中,草書的變化最多、難度最大、藝術性最強,同時也最能反映書法家的胸臆。書法家非天資出眾,積學深厚,融匯貫通,而不能成為草書大家。正是這個原因,書法中有“草圣”之名,而無篆圣、隸圣、楷圣、行圣之稱。幾千年來,書法家有成千上萬,以草書名世者數量不多,被世人稱為“草圣”的更是少之又少。然而,林散之就是草圣之一。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散耳、江上老人。“詩書畫三絕”,尤其草書,被稱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縣,生于江蘇省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江蘇分會名譽主席等。林散之8歲學藝,未有師承。16歲跟范培開學書,18歲從張栗庵,32歲師黃賓虹,37歲只身萬里行。書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習。歷經“三變”之后,60歲開始專攻草書,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懷素為體,以王鐸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林散之用長鋒羊毫筆、宿墨、生宣紙,并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于書法,創立“林體”。“林體”的特點是“瘦勁飄逸”,基本特征是“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中國書協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巨匠趙樸初說:“林老書法,舉世無雙。”日本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贊:“草圣遺法在此翁。”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二大理由:數量不多
林散之的草書存世量有多少?林散之的學生莊希祖說,大概有10000多張。我認為,林散之的草書在20000張以上。這是根據林散之親屬、學生、藏家提供的數字,綜合畫廊、拍賣公司的意見,參照林散之同時代書法家的存世量,集體估算出來的。無論是10000多張,還是20000張以上,都是一個概數,僅作參考。具體是多少,沒有人統計,也無法統計。
這個數字與現在的書法家相比是很少的,主要原因有七個。一是人生坎坷。林散之穿越清朝、民國和新中國,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經過3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多次死里逃生,許多作品已經流失。二是大器晚成。林散之在60歲前草書寫的不多,用他自己的話說:“60歲才專攻草書。”76歲才出名,當時生活條件很差,人們沒有收藏意識,很少有人收藏林散之的草書作品。三是磨墨寫字。現在書法家寫字很方便,拿一瓶墨汁,倒出來就寫。林散之用的是磨墨,在硯臺里放一些清水,然后用墨錠在硯臺中磨,磨一硯臺墨,要很長時間。而且,林散之喜歡用濃墨,磨墨的時間更長。四是紙張匱乏。1982年春節,南京市民供應的標準是:魚每人1斤,粉絲每人2兩,糖每戶3斤,大前門香煙每戶5包,洋河酒每戶1瓶。那時候,物資嚴重短缺,購買宣紙也是如此,像林散之這樣有名的書法家,只有寫條子才能到南京十竹齋這樣的老店買到宣紙,一次也只能買幾張,還不能多買。林散之就是有時間寫字,有時也沒有宣紙。五是雙耳失聰。林散之3歲得中耳炎,聽覺很不好。60多歲左耳聽不到聲音,70多歲以后右耳又聽不到,只能用筆在紙上寫字與人進行交流,占用了大量時間。他經常在書法中落款“聾叟”,意思是自己是一個聽不到聲音的老頭子。六是晚年嗜睡。80歲以后,林散之腦動脈硬化、腦萎縮、高血壓,經常頭昏,喜歡睡覺,有時一睡就是半天,真正寫字的時間比較少。為此,林散之專門寫過一首《睡魔》的詩,他寫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醒時常少睡時多。”七是畫家詩人。林散之不僅是書法家,還是畫家、詩人,特別是詩,他花的時間最多。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三大理由:價位偏低
中國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書法家有7位,被稱為“百年巨匠”,按年齡排序,他們是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舒同、沙孟海、趙樸初、啟功。就書法藝術成就來說,特別是草書,林散之必須是第一。可是,林散之草書作品的價格與啟功、趙樸初相比,明顯偏低,而且低得不少。主要是林散之的地位沒有他們高 。啟功是皇族,雍正皇帝第七代孫、中國書協主席,又是北師大的教授。趙樸初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是佛教界的領袖。而林散之是草根,只當過一段時間的副縣長。另一個是平臺沒有他們大。啟功、趙樸初在首都北京,林散之在南京,根本無法與他們相比。但是,藝術水準最終還是要用價格來體現的。再過幾年,也許更長一段時間,林散之的草書價格一定會超過他們。不妨在這里回顧一下于右任書法價格的軌跡。于右任(1879-1964),陜西三原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書法在民國時期就很有名氣,于右任為規范推廣草書標準化作出了貢獻,被譽為草圣。2000年左右,于右任書法的價格明顯高于林散之的草書,西安、北京、南京的收藏家紛紛到臺灣收購于右任的書法,特別是對聯,真可謂一時“洛陽紙貴”。可是到了2005年,于右任的書法漲得慢了。2010年以后,林散之的草書價格就超過了于右任。隨著時空的遠去,隨著人們對林散之草書認識不斷的升華,林散之的草書價位一定會超過趙樸初、啟功。所以說,林散之的草書現在收藏是正當時。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四大理由:保值增值
亂世玩黃金,盛世收字畫。收藏與投資名人字畫的效益往往比其他投資更快,增值幅度更大。日增歲月字增價,林散之的草書正是如此。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散之的草書是無人問津。1978年到林散之家里買是10元一張,1980年南京博物院文物商店到林散之家收是20元一張,1985年南京文物商店賣價是50元一張,1990年南京十竹齋標價是1000元一張,1995年南京文物商店賣價是4000元一張。2000年,林散之的草書《杜牧詩》被北京嘉德拍到1.65萬元;2003年,林散之的《草書五言對聯》,北京翰海拍到3萬元;2005年,林散之的三尺條幅賣到5萬左右,而林散之草書手卷《臨閣帖》在榮寶拍賣會上,受到眾多藏家的追捧,以176萬元成交;2010年,林散之的三尺條幅,畫廊賣到15萬元左右;2011年,翻了一倍,畫廊行情是一平方尺10萬元左右;2014年6月,林散之《草書十一言聯》為南京棲霞寺所書,北京匡時拍到644萬元;2015年,南京十竹齋賣價是10萬元一平方尺,畫廊行情是7一8萬元,稍微好一點在12萬元左右;2017年,畫廊行情是7-8萬元一平方尺;2018年1月,林散之的3個字《友誼室》,南京經典拍到46萬,平均15萬一個字!
林散之的草書不僅僅是保值增值,還有抵抗經濟風險的能力。這幾年不少行業都不景氣,就拿書畫來說吧,不少畫廊關門,拍賣公司關閉,一些專做書畫的經紀人紛紛跳槽改行,當代畫家的價格更是攔腰對斬。可是林散之草書的行情卻是冬天里的梅花,競相開放。想買的人,低價買不到。要賣的人,低價不肯出。南京經典拍賣公司每年推出林散之書法專場拍賣,2018年1月,林散之草書《避震詩卷》只有2尺,寫得精、內容好、數量少,還有林筱之、桑作楷、宋玉麟的題跋。你舉我舉,競爭激烈。揚州有一個大胡子的收藏家冒著大雪趕到拍賣現場,心理價位是32萬元,結果38萬被別人賣走,加傭金百分之十五,總價是43.7萬元。在現場他跟我談到與這幅作品失之交臂時,十分后悔。所有這些都充分顯示了林散之草書抗擊風險的能力和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五大理由:立體鑒定
現在,書畫鑒定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國家認定的權威機構,大都是傳統的以個人目鑒為主。王罡在長期的實踐中找到了一條比較可靠的鑒定林散之草書的方法,稱為“立體鑒定”。
所謂立體鑒定,就是先用儀器檢測,再請專家組背靠背鑒定,最后實行一票否決制。例如,鑒定一幅林散之草書的真假,先用儀器檢測紙質結構、墨色成分、印章顏色,主要看作品是不是印刷品還是掃描品。然后,專家組開始鑒定。專家組有5到6人組成,其中每一個人都是經過多年考察的行家里手。他們中有的是畫廊老板,有的是林散之親屬,有的是林散之書畫的收藏家,有的是長期從事林散之草書研究的。專家鑒定不是把專家集中在一起大家看,而是背靠背。就是把一幅作品分別送給專家看,不提供任何情況,讓專家獨立鑒定。最后,把每一位專家的意見進行集中,如果有一位專家認為是假的,或者存在疑慮,就放棄購買,這就是一票否決制。一幅字的真假,如果一個專家鑒定,通常有兩種結果: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如果幾個專家背靠背鑒定,再實行一票否決制。結果是只有好的,沒有壞的。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方法在拍賣會上行不通。王罡
通常和拍賣公司商定,在30天內無條件退貨。拍到作品后,再把沒有走完的程序走完,發現問題立即退貨。近10年,運用這種方法,沒有買到一件假的林散之草書。同樣,我運用這種方法,鑒定專著《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后面的75件作品,也沒有出現贗品。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六大理由:彰顯尊貴
在眾多的收藏大軍中,在世人來看,收藏林散之草書的人,特別是收藏林散之草書數量比較多的人,是非富即貴。
一是收藏林散之草書是有財力的象征。林散之草書一幅就是幾十萬元,有的更貴,上百萬元。收藏投資林散之草書,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需要一定的財力。有的收藏家身后有一個或幾個公司,每年從公司的收益中拿出專款購買藏品。真正的林散之草書收藏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錢是只出不進,林散之草書作品是只進不出。即使出貨,也是少量,是為了調整藏品的結構。
二是收藏林散之草書是有文化的象征。收藏書畫本身就是文化,林散之是一個修養極高的人,他寫詩2300多首,他的草書反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一定文化,無法理解林散之的詩,也看不懂林散之的草書。也許你確實文化不高,但收藏林散之草書之后,這些藏品會在無形中將促使你去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挖掘藏品中的典故,豐富你的文化知識,提高你的文化修養。
三是收藏林散之草書是有膽識的象征。和收藏其他名人字畫一樣,收藏林散之草書需要膽量和魄力。王罡認為,碰到極其精妙的林散之草書作品,一定要有魄力。只要是對的,貴一些,貴幾倍,甚至更高,也要下決心拿下。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七大理由:修身養性
王罡表示,收藏林散之草書除了能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之外,更是一種精神享受。
在閑暇時,沏上一杯龍井茶,聽著輕音樂,坐在沙發上靜靜地欣賞林散之草書,看內容看線條,看用墨看章法。知白守黑,虛實濃淡,剛柔相濟,渾然一體,賞這樣的作品,仿佛使人置身于山水仙境之中,仿佛在和草圣林散之先生直接交流,感受書法藝術,領悟傳統文化,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如果你收到一幅林散之草書,那怕是一個信札,看看寫的是什么內容,是什么時間寫的,當時的背景是什么。通過看書、問人、上網查找資料,就能知道這幅信札背后的故事,這樣不僅豐富了這幅藏品的內涵,增加了藏品的附加值,還增加了知識,收獲了快樂,傳承了文明。
如果遇到挫折,痛苦煩惱,意志消沉,想想林散之。他老人家73歲去洗澡,不慎跌入開水鍋,全身燙傷,右手五個手指粘在一起,醫生開刀分出三個指頭,林散之堅持用三個手指寫字,春來冬去,臨碑臨帖,終于成為一代草圣。想到這些,你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
如果你事業一帆風順,陶醉在得意和狂妄之中,你會從林散之經歷中得到啟示。林散之在1973年出了大名,以后又被譽為“草圣”。可是,他仍然堅持臨帖,學習不止。1989年元旦,已是92歲的林散之給自己寫了一副26字的長聯:補讀未完書,一寸光陰,一寸事業,做點課,蓋些丑,今日始知前日錯;勤修過來路,半天工作,半天報酬,猶記得,忘不了,百年已負萬年恩。看到這些,你還什么理由不“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呢?你還有什么理由不繼續拼搏呢?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八大理由:出手方便
一件藏品能不能在想出手的時候,按照預期的價格順利出手,這是收藏家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林散之的草書相對其他書畫作品來說,出手比較方便,主要有四大路徑:
一是拍賣征集。中國最大最權威的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還有保利、榮寶、瀚海、中貿圣佳,上海的朵云軒,南京的鳳凰、經典、十竹齋,常年征集林散之的草書作品。林散之草書的高價、天價,大都是在拍賣會上產生的。
二是畫廊收購。畫廊是書畫藝術品的中介,畫廊銷售是林散之草書流通的一個重要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畫廊是南京的十竹齋、真賞齋、石墨堂、系日堂、扶云樓,北京的榮寶齋、北京畫廊、大千畫廊,上海的朵云軒,蘇州的古吳軒等。這些畫廊常年收購林散之草書作品,有的畫廊老板經常到林散之親屬、林散之學生那里高價收購,南京的畫廊老板也經常到北京、上海、香港的拍賣會購買林散之草書,然后再加價出手。
三是私下成交。王罡收藏的林散之草書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私下成交的。林散之草書《中日友誼詩》被稱為“林散之第一草書”,1999年出版成書《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手卷》,以此紀念林散之逝世20周年。這幅作品當時就是私下成交的。私下成交相對于拍賣來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減少了雙方的傭金。
四是等價交換。林散之草書就像茅臺酒,牌子大,檔次高,價格透明,收藏的人很多。有些藏家想收藏林散之的草書,卻拿不出現款,就用其他書畫、房子、和田玉等進行等價交換。這種方法前幾年比較少,近兩年多了起來。
收藏與投資林散之草書的第九大理由:永久傳世
林散之的草書是紙黃金,用時間守望價值。林散之的草書10年后不會跌,50年后還會升值,100年后,更會增值。林散之的草書值得永久收藏。早收早受益,遲收遲受益,不收不受益!但是,收藏林散之草書不要看市場一時的流行,要堅持三原則:真、精、稀。真精稀是永遠不變的收藏真理。
所謂“真”,就是購買的林散之草書必須是真品、真跡。這既是收藏名人字畫的第一要素,也是收藏林散之草書的價值之所在。誰都知道,現在市場上高仿的林散之草書很多,一二百元就能買到一幅。如果用大價錢買回來的是贗品,不但失去了贏利的機會,有可能連本錢也得賠進去。因此,收藏與投資林散之的草書作品必須是貨真價實。只要是真的,進價貴一點沒有關系,以后會漲上去。真的林散之草書,不愁賣不出去。這次賣不出去,下次更貴。假的,永遠是假的,不會增值。
所謂“精”,就是要選擇林散之草書中的精品,以“精”為標準選擇所投資的藝術品。有實力的收藏家常把“寧吃仙桃一只,不吃爛梨一筐”作為收藏的宗旨。201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一書,寫有賞析文章的40 幅作品都是林散之不同時期的精品力作,升值潛力無可限量。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一般性作品就沒有價值。所謂求其上,得其中。特別是對于許多中小投資者來說,盡管無力問鼎高價位的林散之草書作品,但也可以瞄準低價位作品中精品來逐步提升自己的收藏品位。
所謂“稀”,就是要購買那些存世量較少的稀缺之貨。“物以稀為貴”,在林散之草書的收藏與投資中更是如此。林散之紀念館的《字為心畫》、桑作楷先生收藏的《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宋玉麟先生收藏的《毛澤東詞 浪淘沙 北戴河》、我王罡收藏的《毛澤東詞 清平樂 六盤山》等,這些都是林散之草書中的極品,這些極品的本身凝聚著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它的信息含量遠遠高于一般作品,一幅極品的價格往往能頂上10件普通作品,甚至更多。收藏家每藏入一幅,市面上就減少一幅。如此稀有瑰寶,值得永久收藏。
(作者系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鑒賞家)
王罡,林散之研究專家,被譽為“金陵散王”。
江蘇揚州人,1957年出生,畢業于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哲學系,哲學學士。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東海民兵雜志社總編輯,大校軍銜。現為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南京中山書畫院名譽院長。
王罡說:“我一生就干兩件事:一件是當兵扛槍,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我一生就穿兩套衣服:一套是軍裝,一套是西裝。”“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擔當。”
王罡是一名職業軍人。三次榮立三等功,榮獲中央軍委頒發的“首都衛士”紀念章,被授予“國防服役”金質紀念章,被評為第四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稱號,受到江澤民、胡錦濤兩代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書、繪畫、詩稿、筆談、視頻等近千件,其中的輪椅是林散之晚年最重要的隨身物件,草書《毛澤東詞 清平樂 六盤山》被堪稱“林散之草書筆法之經典”,手卷《中日友誼詩》被稱為“林散之第一草書”“神卷”“林散之王”,堪稱國寶。王罡發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300多篇,專著《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面向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華人時刊》雜志連載,歷時4年。專著《林散之草書過眼錄》(10卷),《中國書畫報》從2021年1月6日起連載。王罡出席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參加中央電視臺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攝,在中國第一高樓、世界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簽署中國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屆全國收藏文化(深圳)高層論壇作林散之主題演講,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錄》。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著名雕塑家尹悟銘為王罡雕塑半身銅像,中國臺灣著名畫家張家瑋為王罡畫漫像,日本華人著名畫家王子江為王罡畫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