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聲價是文章 賀《盛世詩語》詩詞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4月16日,故鄉情濃臧新義書法返鄉展,在河南駐馬店市隆重舉行,此次展覽被納入駐馬店市新時代新征程新風貌系列文化活動,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主辦,于我和故鄉皆意義深遠。但在我心里,其實還是有兩個遺憾的。首要的是,約定好的由范恒山先生代表京城新竟陵詩派詩友親往書法展開幕式上致辭,他因別有重要公務活動而未能成行,此一憾也;其二者是,余作忝列其間之京城新竟陵詩派叢書第二部《盛世詩語》合著本,本擬于2022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因疫情等因素,至書法展開幕之際尚未拿到成書,不能作為一項學習成果匯報于家鄉父老,亦甚憾也。
《詩經·衛風》有句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京城新竟陵詩派自2021年成立以來,組織了多場詩友雅集活動,發揮出了一個詩詞交流平臺的作用,堪稱當代“詩詞文化沙龍”。余曾在《竟陵古韻又清發》一文中描述雅集之盛況:當其時也,余身處其中,每有“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感。(南宋陳與義詞句),何其幸耶。
雅集活動,有時也會在微信群里舉行。往往由范恒山先生以詩詞發起,眾人相和之。4月底,《盛世詩語》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恒山先生欣作賀詩一首,眾詩友則紛紛唱和,不勝枚舉:
范恒山《賀<盛世詩語>出版》
詩派園池墨復香, 冊開二卷作吟郎。
瀟瀟風雨隨心落,縷縷悲歡瀝膽揚。
句短尤憐山海冷,情長總盼草根彰。
休言滿紙皆閑碎, 一片彤云付九綱。
傅東漁《和范恒山會長賀<盛世詩語>出版》
竟陵新韻競孤標,鳳嘯龍吟云外謠。
叩問天門襄盛世,擊壤地戶頌今朝。
恒山獨秀名燕趙,靈羽齊翱慶舜堯。
步武鐘譚汗青照,西江水涌月星遙。
趙發洪《韻和恒山兄賀<盛世詩語>出版》
碧水澄江楊柳芳,喜聞盛語付辭章。
一枝出秀凌霄塔,二度成書錦繡囊。
曲賦麗文登覽得,詞詩雅句匯成行。
遙斟杯酒對酬唱,入醉神思繞翠梁。
空林子《步韻和范恒山先生賀<盛世詩語>出版》
新聲唱罷口余香,天下誰堪顧曲郎。
久住大城雖寂寞,閑居陋室亦飛揚。
從文每曰財無益,立德莫嫌名不彰。
宇宙無涯塵世小,縱情何必問乾綱。
張才《步韻范恒山先生賀<盛世詩語>出版發行》
春山詩墨復含香,詩語盛世聲朗朗。
四七雅士隨心落,古稀詩客亦低昂。
詞短細思敲句冷,情長方顯腹柔剛。
莫道桑榆為時晚,為霞卻看騰龍翔。
《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更是把交流切磋看作治學之道了。
說到與恒山先生之誼,余想起去歲秋蒙他賜大作《論人生三階段與“三不朽”》文稿,得以先睹為快,拜讀之后,覺余音繞梁,如含英咀華,口齒留香,遂不揣淺陋,寫了幾句讀后感,現列出,亦可見詩社間詩友交流之密切:其一,以獅子搏兔之力,以庖丁解牛之妙,以惜古憐今之筆,詳細論述“三不朽”與人生道路的深刻關系,條分理析、層層推進,充滿了思辨、邏輯,大作之滔滔,可謂汪洋恣肆,其文風令人有蘇海韓潮之感。學者之文也。其二、以思想、精神、文化引領全篇,格調高、論述新,比如提出“廣義的人生實際上包括三個階段:工作階段、退休階段和身后階段。”這一段論述,讀之,令人警醒,有茅塞頓開之感醍醐灌頂之效。智者之語也。其三、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人,受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影響,“學而優則仕”,皆以仕途為第一人生要義。作者論及此,多舉太白少陵等古代大詩人之困頓坎坷的人生為例,并指出“歷史真切的顯示,一切皆為過眼云煙,唯有思想文化永存”,“治學之職不為世俗追捧,不僅是因為它不如為官、從商那樣“金碧輝煌”和“珠光寶氣”,還因為它異常清苦、枯燥,并非普通人所能承受。”令人想起孔子所云:“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雅人深致語也。讀后,突然想起,恒山先生本人,作為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又曾擔任國家發改委要職,可謂國家的重要智囊。他曾主持制訂國家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規劃,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首批成員,“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主要創立者,被媒體譽為“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位經濟學家”。溫良恭讓,多謀國是,著作等身,詩詞蔚然大家,豈不正是“三不朽”之人生典范嗎?
《論語·季氏篇》記載了孔子對其子伯魚的庭訓之語,“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語·雍也》中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當一個人學了詩,又學了禮,就顯得文質彬彬了,就可修養成君子了。
中國古詩詞,不僅是一首首經典,它更是中國人的理想信念與文化情結。千年以來,正是有了詩詞書法等核心傳統文化,我們的文脈,才能綿延不絕。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春花秋月,何時生發那一份翩然的詩意?
生命如歌,豈能在庸碌中度過?
《盛世詩語》今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并將在京舉辦首發式。在此,我以一首小詩做注,祝愿京城新竟陵詩派蓬勃發展,源遠流長。
《和范恒山先生賀<盛世詩語>出版》
疫病三年后,春風報故鄉。
遙聞盛世語,樂讀眾人章。
境闊開云曙,情長迴木梁。
高山與流水,處處落花香。
(臧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