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成立23年 新疆正由地理中心變為合作紐帶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趙玉偉
七月初,進入“上合時間”的阿斯塔納,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的舉辦地,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
這種受關注的程度,在7月3日參考消息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一篇文章的標題——《這場重要會議,“‘半個世界’都將參加”》中就可窺得一二。
有媒體評論說,經歷23年的發展,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逐漸從一個區域性組織成熟蛻變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力量。
在我們把媒體宏觀評論的視角,轉換為對個體微觀審視的時候,我們發現,成立23年,在上合組織從區域向全球蛻變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新疆,也正由地理中心變為合作的紐帶。
上合組織:唯一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2001年6月15日,上合組織應地區國家共促友好、共保安全、共謀發展的愿望在上海成立,是迄今唯一在中國境內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總部設在中國境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23年來,上合組織從最初的“上海五國”發展成為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羅斯10個成員國,阿富汗、蒙古國2個觀察員國,以及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巴林等14個對話伙伴的“大家庭”,朋友圈越來越大。
上海合作組織旗幟。圖片來源:新華社
上海合作組織每年召開一次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今年會議的地點在阿斯塔納。
世界關注阿斯塔納,其實是關注會議本身,關注上合組織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和令誰都無法忽視的體量。
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四分之一;成員國貿易總值20年間增長近100倍,占全球貿易總值的比重從2001年的5.4%一路攀升到了2020年的17.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上合組織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一年大過一年的塊頭,生于一筆一筆的貿易,起于一次一次的合作,但相隔萬里、山海遙遠的貿易促成與合作達成,需要空間上的地理連接,物理上的設施聯通, 才能得以進行,得以完成。
這是一個無比清晰的邏輯,有關紐帶和橋梁的伏筆,就此埋定。
中國新疆:天然的中心 不二的紐帶
在上合組織成立的2001年,新疆成功舉辦了第十屆烏洽會。
兩年后的2003年,第十二屆烏洽會如期召開,上合組織開始大篇幅出現在新聞媒體對烏洽會的報道當中。
據目前網上有關當年的一則報道稱:“本屆烏洽會上,有80%以上的參展海外客商來自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以及俄羅斯的中亞地區。這一事實表明,新疆正憑借其獨特的地緣優勢,在中國和中亞各國的經濟合作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也標志著由中、俄、哈、吉、塔、烏六國于2001年6月共同推動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在區域投資領域正走向縱深。”
上合組織框架下的交流與合作,開始在新疆發生交集。這種跨越山海的交集落地于新疆,是市場用腳,把紐帶橋梁的選票投向新疆的結果,而市場選擇紐帶的標準無疑是經濟便捷和高效,新疆恰是滿足此條件的不二之選。
為什么這么說,看一眼地圖就知道了。
圖片來源:2024版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地處亞歐大陸地理中心的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按照逆時針順序,分別與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
與誰接壤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同新疆接壤的這7個國家是上合組織成員,1個是觀察員國,這就是所謂的地緣優勢,真正稱得上得天獨厚,無可替代。
沒有比新疆更好的通道,沒有比新疆更優的紐帶和橋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市場首先將新疆配置為了紐帶。
時間來到2010年,伴隨上合組織一起成長的烏洽會,在當年首次收獲超過千億元大單,以次年升級為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方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一年,上合組織6個成員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37175. 8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近3倍。中國與其他5個成員國的貿易額已由2001年上合組織成立時的122. 2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847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30%。
也是在這一年,新疆與上合組織各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142億美元,占全國與其他5個成員國貿易總額的17%。
時代大潮,浩浩蕩蕩。在2013年的時間節點上,等待新疆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新疆作為紐帶的“齒輪”自此開始加速轉動。
一帶一路:新疆由地理中心向合作紐帶轉變的加速器
哈薩克斯坦,上合組織成員國之一,“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
在上合組織地區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兩者密不可分的關系可見一斑。但更為重要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是上合組織的核心成員——中亞地區國家。
這和與新疆接壤的7個國家都是上合組織成員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各自帶來的機遇,開始在新疆,這個被國家定位為“一帶一路”核心區的地方疊加放大,產生催化效應。
首當其沖的是公路、鐵路、機場、信息、管網等的互聯互通。
2015年,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標志性工程——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設啟動,2016年5月中歐(中亞)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開始投運。
7月1日,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內,龍門塔吊在吊裝集裝箱。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逯風暴攝
2018年,雙西公路——“西歐-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中國西部”高速公路在霍爾果斯,中國—哈薩克斯坦聯結點“碰頭”連通,加上此前境外已經開通的部分,“雙西公路”全線貫通,中國至歐洲實現全程高速,這條國際大通道把新疆到西歐的廣闊地域連為一體,從連云港前往歐洲所需時間從此前海運的45天縮短至10天,新疆東聯西出的通道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今年6月6日,從中國新疆喀什市出發,將改變我國新疆乃至整個西部的交通格局的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吉烏鐵路由設想變為現實。
今年,新疆加速推進“十張網”建設,從東聯西出的鐵路網、通行便利的公路網、干支聯通的航空網,到聯通歐亞的跨境網、高效暢通的商貿物流網,構筑東聯西出、西引東來的筋骨血脈。截至目前,新疆已與周邊國家開通國際客運航線18條,開通118條雙邊國際道路運輸線路,總數占全國1/3以上。
圖片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口岸建設也不甘落后。
地處新疆西北端的阿拉山口口岸,毗鄰哈薩克斯坦,曾經只是茫茫戈壁中一個孤獨的邊境驛站。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這個昔日交通、貿易的末端,把政策優勢、通道優勢轉為發展優勢,一躍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樞紐和平臺,迸發出無限活力。
阿拉山口口岸距離哈薩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口岸只有12公里,通過這一通道,中國商品可快速到達中亞及歐洲國家。跨境運輸距離短、用時少、運費低,使得阿拉山口口岸能夠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物流節點基地,目前農副、冷鏈、跨境電商貨物最快3小時即可通關放行。
2023年8月14日起,霍爾果斯公路口岸開始試行24小時貨運通關,成為新疆首個24小時貨運通關的公路口岸。
2023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巴雙方發布聯合新聞聲明,宣布紅其拉甫口岸常年開放。
以霍爾果斯、阿拉山口、紅其拉甫、伊爾克什坦、巴克圖等口岸為支點,口岸經濟串點成線、連線成面,聯動發展,紐帶功能的發揮進一步增強。
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貿試驗區揭牌成立,成為我國在西北沿邊地區設立的首個自貿試驗區。
從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到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從南疆首家跨境電商展示交易中心到霍爾果斯市—西安交通大學絲綢之路數字經濟研究院,新疆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各片區功能定位,形成合力,不斷發展壯大。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新增企業5068家,企業總數達到2.5萬家;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2家,新增境外投資企業3家。
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率團出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主動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特別是中亞五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邀請周邊國家政要、駐華大使、經貿團體來疆考察交流,開展會談對接、經貿合作活動,推動合作發展向高水平深層次邁進。近年來,新疆同2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1項合作協議,締結國際友好城市45對,對外投資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4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
正由設想變為現實的中吉烏公路,征服帕米爾高原的中塔公路,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日夜兼程的中歐班列;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新疆分中心揭牌,上合組織旅游年論壇在新疆舉辦,2024年“漢語橋”上合組織國家青年學生春令營在新疆舉行......上合組織成立23年,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亞洲地理中心的新疆,正在由地理中心變為合作的紐帶,成果的花園。
部分素材來源于新華網、光明網、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