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智慧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
作者:王新影(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不斷加劇的全球治理赤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科學完整的邏輯體系,兼具理論原創性和現實指向性,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世界歷史視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論述,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為指導,在深刻把握世界歷史發展規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斷。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重要論述的理論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開創性地提出了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資本如何開拓世界歷史并進行世界性控制的實質,深刻批判了資本治理的非道德性和脆弱性,主張國際關系應奉行道德與正義、平等與合作等原則。以此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來認識判斷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和時代機遇性,立足于相互依存的國際現實,倡導要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世界發展趨勢和重大時代問題,認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重要論述的思想淵源。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挖掘其時代價值,借助和衷共濟、天下大同的傳統智慧,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明確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目標動力;從和合共生的文化思想出發,倡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弘揚正確義利觀,認為“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秉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擔當精神,通過提供對外援助等方式積極承擔國際責任、作出國際貢獻,充分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遵循“和羹之美,在于合異”“懷柔遠人、和諧萬邦”的國與國相處之道,“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德準則,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全球治理民主化。
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重要論述的歷史參照。從“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的提出到“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確立,從新安全觀到和諧世界的主張,中國始終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向著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傳承上述外交傳統,主張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積極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公平正義價值取向與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論述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引領,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形成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深刻理論意蘊。
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引領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世界各國發展道路存在多樣性,但各國人民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共同價值,使得各國能夠超越個性差異形成全球共識,進而在國際事務中實現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國際合力。為此,習近平總書記主張要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把全人類共同價值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去,認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應以尊重國家主權平等、尊重民族獨立尊嚴為基礎,以國際關系民主化為保障,為凝聚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共識提供了價值引領。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協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最大公約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怎樣建設這個世界給出的中國方案,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重要的價值規范、理念驅動和實踐抓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大力倡導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從理念主張發展為科學體系,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愿景轉化為實踐成果,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國際認同,推動國際社會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滿足了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
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不斷深化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事關給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定規則、定方向,事關各國在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長遠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須由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和推動,治理成果也必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中國主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跨越了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的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其所倡導的共建共享、相互尊重、交流互鑒等理念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公平正義價值取向相契合,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和發展趨勢,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理論根基。
聯合國多邊框架主導與機制議題創新的協同推進
在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聯合國的重要作用,倡導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機制規則、加強全球治理議題設置,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注入強勁動力。
以聯合國為核心堅定踐行多邊主義。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承諾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區別于個別國家打造的“小圈子”“集團政治”和“有選擇的多邊主義”,習近平總書記主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其內涵不是封閉排他,而是開放包容,強調21世紀的多邊主義要守正出新、面向未來,既要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也要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應對全球性挑戰,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的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積極推進全球治理機制規則的改革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通過制度和規則來協調規范各國關系。通過改革完善現有體制機制和創新發展新的治理機制平臺,進而保證治理機制切實反映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國際政治現實和由此帶來的國際力量對比的新變化,如進一步推動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決定,推動世界銀行投票權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等。中國以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為目標擴大各國的利益交匯點,發起設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新的金融機構,既能夠為相關國家實現“五大聯通”提供融資服務,又能有效彌補現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存在的不足,在促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努力中不斷推進人類社會現代化。
強化全球治理議題設置以凝聚變革共識。圍繞當前全球治理的突出問題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訴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系列重要議題,典型代表是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將發展議題重新置于國際議程的核心,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協同增效,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呼吁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在該議題框架下,中國倡導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以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契機,積極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
兼具理論原創性和現實指向性
遵循“兩個結合”的基本原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世界發展潮流所向和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科學回答了時代和實踐提出的“歷史之問”和“時代之問”,實現了對傳統國際關系權力政治邏輯的超越,打破了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主張的零和博弈國家關系定式,為深化國際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例如,思考全球治理問題的出發點超越了一國一域的狹隘范疇,站在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道義制高點上,主張通過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改善全球治理效果;提出全球治理變革方案的參照點是中國堅決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的道路;指導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變革的著力點是在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基礎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從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高度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各國共同繁榮發展。
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針對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的不足和日益加劇的全球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和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為促進世界安危與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各方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號召國際社會以團結精神適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贏思維應對復雜交織的安全挑戰,主張通過有效的安全合作來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發展。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主張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號召各國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也只有一個共同的未來。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論述,積極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