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卡勇加:盧旺達駐華大使
2019年8月21日
今年是中國與盧旺達建交48年,雙方在諸多領域開展合作,發展迅速。中盧的合作項目能為盧旺達和非洲國家發展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和盧旺達在扶貧方面都擁有寶貴的經驗,如何互學互鑒,相互合作以共同改善民生?對此,盧旺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接受了中國網《“一帶一路”大使訪談》節目的專訪。
盧旺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
今年是中國與盧旺達建交48年,雙方在諸多領域開展合作,發展迅速。中盧的合作項目能為盧旺達和非洲國家發展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和盧旺達在扶貧方面都擁有寶貴的經驗,如何互學互鑒,相互合作以共同改善民生?對此,盧旺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接受了中國網《“一帶一路”大使訪談》節目的專訪。
中國網:大家好,歡迎收看《“一帶一路”大使訪談》節目。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盧旺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閣下。歡迎您,大使閣下。
中國網:目前非洲有不少國家正與中國合作開發互聯互通項目,盧旺達也有一些公路項目。您認為這些項目合作能為盧旺達和非洲國家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查爾斯?卡勇加:我認為,兩條主要的東非標軌鐵路——這兩個“一帶一路”項目會對盧旺達和非洲其他國家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對于東非國家。這兩條東非標軌鐵路分別從蒙巴薩(肯尼亞東部港口城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坦桑尼亞第一大城市和港口)開始,從非洲的東海岸穿越到西海岸的大西洋,影響廣泛。沿著這些鐵路,我們可能會看到產業沿著擁有礦產、耕地和河流等豐富自然資源、人口眾多、大好旅游前景的區域建立起來,(進而)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
當然,盧旺達還有其他相關項目也在進行中,比如盧中合作建設的公路項目,這些公路穿越盧旺達和坦桑尼亞的邊境。中國在坦桑尼亞和烏干達也有同樣的公路項目。由中國提供資金支持,或由中國公司修建的連接地區的公路對該地區的發展非常重要。
中國網:中國和盧旺達在經濟、文化、教育和醫療等方面也有合作項目。這些項目當前的進展如何,在未來會產生哪些成果?
查爾斯·卡勇加:中國和盧旺達已經建交48年,雙邊合作發展得很快。(尤其是)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化建設19年來,盧中有更多、更深的合作。雙方在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人文、安全保障等多領域展開了國際合作。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盧旺達進行國事訪問。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和習近平主席見證了15項協議的簽訂。(目前)所有協議都在實施當中,我想談談其中的三項協議。一項涉及電商,除了這一電商協議外,我們跟阿里巴巴另外簽訂了一項培訓網絡規劃師和政府官員的協議,來幫助盧旺達建立自己的電商生態系統。在電商的協議里,我們借助阿里巴巴平臺銷售當地的咖啡和旅游產品。
第二項協議涉及民航,我們已經開設了直飛中國南方的航班。另一項協議涉及貿易便利化,我們正在與中國協商出口更多的產品到中國市場。除了我上面提到的協議,其他協議也在實施當中。
另外,雙方還一直在實施其他項目,比如說教育方面,我們國家有學生在中國學習,中國也幫助改善盧旺達的教育水平。比如我國的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與浙江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有很好的合作。在公共健康方面,中國援建了兩所醫院,并依據另一項協議將其中一所醫院擴建為大學教學醫院。在旅游、人文方面,盧中兩國之間有很多文化交流,我們有文化劇團去中國訪問表演,中國也有劇團訪問盧旺達。此外,盧旺達有孔子學院,幫助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其他文化活動,如武術等。雙邊合作不斷加深。在2017年我國總統保羅·卡加梅訪華后,習近平主席進行了回訪,進一步強化了雙方合作。
我認為,隨著雙方政治層面合作的加強,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合作,并取得更多的成果。
目前,我們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銷售咖啡,在飛豬平臺上出售旅游產品。最近,雙邊合作貿易增長很快,因為阿里巴巴是一個擁有眾多用戶的平臺,所以咖啡出口有所增長,旅游產品的訪問量也變多了,旅游潛力有所激發。
雙方在市場營銷上的聯系有所增加,不僅僅是一些平臺提供機會,而且還包括我之前提到的培訓也有所加強。我們一些年輕的網絡規劃師來華接受培訓,還有政府工作人員來學習電商技能,學成歸國后,幫助建立電商平臺以及電商生態系統。雙方在這些方面的聯系會得到加強。
中國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于7月7日開始正式實施,在您看來,該平臺將在哪些方面為中非經貿合作和共同發展開拓新領域?
查爾斯?卡勇加:是的,非洲自貿區已經啟動,接下來要去推動互聯互通項目的實施,因為人們看到了這些項目帶來的優勢和利益。因此,一旦實施這些互聯互通項目,生產力將隨著工業化進程得到提高。
因此,我們將會看到很多非洲制造的產品和更多的非中貿易合作。目前,我們看到中國制造更受偏愛,更多的中國產品運往非洲,這也有利于促進非洲內部貿易。因為非洲國家之間取消了非關稅貿易壁壘,有更多的貿易往來。隨著非洲產業生產力的建立和提高,我們將會看到非中企業更多的合作。
中國網:中國計劃于2020 年消除貧困,您怎樣看待中國的計劃和取得的進展?
查爾斯·卡勇加:我認為中國能消除貧困與中國自身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因為中國過去40年實行了改革開放。中國的工業化以及整體發展使人民擺脫了貧困。我們可以把這項成就歸功于良好的政治體制,這使得中國國家穩定,能夠實施這些發展措施。
改革開放政策使得外國企業進入中國,為中國人提供就業機會,刺激生產、出口和經濟增長。當然中國還有一些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習近平主席執政以來,他積極致力于消除貧困,并將在2020年的時候達到第一個百年目標,即消除貧困。
為此,習近平主席采取了一些針對性措施,比如賦權農村,在農村地區提高農民福利,提供技術培訓,發展促進就業的產業,并將電商融入產業當中。這些針對性的措施還包括重新安置因居住在地質脆弱,如陡峭山坡和地震洪水易發地區而致貧的人和弱勢群體,如老人等。
我談論這些措施是因為盧旺達也實行類似的措施。盧旺達也有消除貧困計劃,比如說政府撥款讓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讓他們避免世代貧困。在政治層面,領導要多到基層視察,以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杜絕滋生腐敗。這是我們讓人民擺脫貧困的一系列方法。
中國網:正如您提到的,中國和盧旺達在扶貧方面都擁有寶貴的經驗,您認為,我們如何互學互鑒,相互合作以共同改善民生?
查爾斯·卡勇加:我堅定地認為兩國擁有相似的經歷,這是因為我們的政治體制都非常注重賦權于人民。雙方脫貧方法上有所不同,但策略是相似的。我們可以通過會議的方式,讓負責脫貧項目的政府官員互訪來交流經驗。中國共產黨和盧旺達愛國陣線可以進行黨際交流,盧旺達當地政府部長和中國友協等相關人員進行互訪。
同時,其他領域的合作,比如說教育,也可幫助消除貧困。盧旺達政府會為到中國留學的本國學生提供獎學金。學生學成歸國后,學有所用。但是考慮到已在施行的脫貧項目,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讓雙方負責脫貧項目的官員經常進行交流,尤其是互訪。
中國網:談到人文交流,我們很高興地了解到,盧旺達航空近期開通了赴中國的直航,您認為這趟航線的開通有什么樣的意義?
查爾斯·卡勇加:盧旺達最近開設了直飛中國的航班,這是習近平主席和我們的總統簽訂的關于空運合作協議的內容。尤其是在非中關系得到升級和加強后,這樣的發展變得尤為重要。非中進行了很多合作項目。中國正在走向國際化,正在進行更多的投資和實現工業化。就旅游產業而言,中國是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場。
這不僅對于盧中雙方有重要意義,對非中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將促進亞非兩大洲的國家之間人員流動。直飛城市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城市之一——廣州,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較多的出境旅游游客。廣州也靠近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大省——海南,也毗鄰香港和澳門等重要地區。
總的來說,廣州是中國的一個交通樞紐。盧旺達也將自身定位為非洲的一個交通樞紐,這也是盧旺達為什么開通飛往非洲各國的航線。此外,盧旺達的簽證政策非常友好,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都可以落地簽。這也是盧旺達開放的體現,盧中友好合作的體現,也是非中友好合作的體現。直航在未來的發展中對雙方來說都很重要。
中國網:您對赴盧旺達旅行的中國游客有哪些推薦和建議?
查爾斯·卡勇加:來盧旺達的中國游客一定會收獲驚喜。我首先推薦他們去國家公園。因為盧旺達是一個小國家,有各式各樣的國家公園和旅游產品。我們的國家公園有草原,有非洲常見的動物。盧旺達國土面積小,好處是游客可以用很短時間從一個公園逛到另外一個公園。
在不同的國家公園,可以看到特色各異的風景。比如說位于東部的蓋卡拉國家公園,游客可以觀賞草原和動物,在北部可以看到大猩猩,路上兩小時行程抵達南部后,可以看到原始森林和猴子。你可以看到沿途很多陸地風景,尤其是西部的美景,比如火山、峽谷、還有寧靜的湖泊。
在你去國家公園的路上,會經過很多村莊。有些村莊有歷史故事,你可以到村莊的博物館去參觀體驗當地的文化,欣賞舞蹈,了解大屠殺時期的歷史。有些游客對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感興趣,想知道在大屠殺后,我們如何面對當時的狀況,并了解盧旺達人怎樣從廢墟中重新崛起的。這就是我們的文化。
中國網:在節目的最后,請您向我們的觀眾介紹一下盧旺達。
查爾斯·卡勇加:盧旺達位于非洲大湖區,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西北與剛果(金)交界,北與烏干達接壤,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共有1200萬人口,是東非共同體的成員國。
東非對于中國來說是一片有潛力的市場。我想鼓勵中國人民來東非投資。盧旺達是非洲最安全的國家。據世界銀行稱,盧旺達營商環境居非洲第二,僅次于毛里求斯。如果你想要在盧旺達開公司,只要花幾個小時就可完成所有手續。我們也有很多激勵措施,對于那些想要在盧旺達做生意的人,優惠政策取決于投資額。你也可以撤回投資資金。我歡迎中國人民來盧旺達這個美麗的國家投資,不僅可以進入我們具有1200萬人口的市場,還能進入整個東非地區市場。
非洲自貿區于今年7月7日在尼亞美(尼日爾首都)正式啟動,這會促進非洲的快速融合,這很重要。這涉及的不僅僅是盧旺達市場,更是整個非洲12億人口的市場。
(監制/終審:鄭文華;編審:王振紅、王虔;主編/策劃:王東海;主持:桂思思;翻譯:李春麗、陳也;攝像:杜添輝;編輯:劉夢雅、殷曉霞;后期:劉姝嫻)